特性一:含量少,作用大
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(低于人体体重的0.01%的矿物质),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(6-20mg)。但是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与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。
特性二:不能自主合成,需外界补充
硒在人体内无法自身合成,它必须要靠外界食物的补充,它的摄入过量、不足、不平衡或缺乏,都会不同程度的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者发生疾病。
01
地源性缺硒
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组实地考察了全国2000多个县,对全国的土壤进行了勘察。
土壤当中达到国际公布的正常临界值0.1mg/kg的县只有1/3,2/3的地区属于缺硒,其中含量小于0.02mg/kg占29%,属于严重缺硒地区。
结果显示,我国72%的地区共22个省市的部分地区,十几个省份的几亿人生活在缺硒和低硒地区,约7亿人受到缺硒的威胁。
贫硒的土壤,长不出富硒的植物和水。这些植物跟动物体内的硒含量低,而人体通过摄取这些动植物来补充硒,很自然,我们人体也会缺硒。
02
环境污染
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严重,化肥的广泛使用,空气、土质中含有大量重金属,都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。农药、化肥、冶炼、印染有害残留物会拮抗硒的吸收,造成动植物缺硒,进而人体缺硒。
03
饮食结构不合理
主食过于精细,粗粮太少,饮食结构不合理,硒摄入不足导致营养性缺硒。
并且现在的烹调方式都是煎、炸、闷、炒居多,本来食物中的硒含量就低,再通过这样的烹调方式造成硒的损失,那进入到人体内的硒的含量就会更加少了。
04
长期不良习惯
不良的生活方式,如吸烟,酗酒,烧烤,饮料,熬夜,加班,精神紧张等,都会造成硒的过多消耗排泄,导致硒缺乏。
吸烟吸入有害重金属镉及致癌有机化合物均能拮抗硒的吸收;酗酒伤肝脏,导致肝脏中有益微量元素过多代谢而缺硒。
05
免疫功能下降
上班族的工作压力比较大、精神紧张、生活无规律、上网过度等不良生活习惯,从而导致免疫功能下降,所以现代人对能够调节免疫功能硒的需求量也在增加。
06
年龄增长硒缺乏
随着年龄的增长,中老年人体内的硒含量是逐步降低的,缺硒是导致中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和身患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。一方面,中老年人集体吸收机能减退,对硒吸收功能下降;另一方面,随着人体的衰老,自由基增多,使人体对硒的需求量加大,从而导致中老年人严重缺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