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天|把茶喝够,把汗出透

2023-07-11 11:09

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三伏天,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式开启了“铁板烧”模式。

三伏天是在小暑与立秋之间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日子。俗话说:热在三伏。可以这样理解:“伏”就是天气太热了,宜伏不宜动。




SUMMER
三伏天时间表

初伏时间:7月16日—7月25日,10天。

中伏时间:7月26日—8月14日,20天。

末伏时间:8月15日—8月24日,10天。



伏天期间,大家出汗多,容易导致体内盐分和水分流失,因此一定要多补水。喝茶,就是一种很好的补水方式。

那么,该如何喝茶?喝什么茶呢?

图片


图片
三伏喝茶好处多

面对这难熬的四十天,古人早已用智慧为我们解决了困扰。

古时候没有电扇,更没有空调,他们的祛暑方式主要以饮食来调解,三伏天饮食会清淡,最重要的要多喝水,保持充足的睡眠。

夏日午后,找个阴凉的地方,小憩一下。分别在上午和下午冲上茶水饮上三两杯,既醒脑提神,又消暑解渴。

图片

茶叶中含有大量无机盐,可以补充人们流失的钾钠,所以夏天喝茶比喝水更解渴!工夫茶饮,虽小杯小泡,但不经意间反倒让人喝下不少,实为饮茶补水的好方法!

茶汤里的咖啡碱对人体控制下视丘的体温中枢的调节起着重要影响,同时茶中的芳香物质本身就是一种清凉剂,它们在挥发过程中能从人体皮肤毛孔里驱走一定的热量。

另外,茶汤里的茶多酚、氨基酸、水溶果胶质、芳香物质等可以刺激口腔粘膜,促进唾液分泌,有着生津止渴的作用。

图片


图片
三伏天喝什么茶?

白茶:预防中暑

白茶由于制作过程简单,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,因此,白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。其中具有的多种氨基酸,具有退热、祛暑、解毒的功效。如果胃不好的朋友,可以选择老白茶。

图片


红 茶

夏季,人们都会选择用一些冷饮和冰凉的水果来解暑,而且会长时间在室内吹空调。这不仅会伤脾胃,还会导致人抵抗力下降。

这个时候,可以饮一杯温和暖胃的红茶,红茶中的茶黄素有杀菌的作用,不仅能有效预防流感,还可以刺激毛细血管舒张,散发热量,从而把汗液从体内排出,达到祛除体内湿气的功效。

图片


普 洱 茶

炎热的夏季,虽说应该饮食清淡,但如果长达四十天不吃油腻类东西,怕是没有几个人受得住。

这个时候,人更容易出现食欲不振,消化不良的现象。

夏季人体的消化机能本身就很弱,抵抗力也会变差,所以常会引发一些肠道疾病。

适当的饮用一些普洱生茶,不仅能起到消暑的效果,还有清肠、降血压的功效。

肠胃不好的人群,在夏季不妨可以试一试温和的普洱茶。

图片


绿 茶

绿茶具有生津解渴、清心明目、提神醒脑、去腻消食、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防癌、防治坏血病和护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种功能。具有医疗功效。常喝毛尖茶,能降低血压。茶叶内含的咖啡碱和儿茶素能促使人体血管壁松弛,并能增血管有效直径,使血管壁保持一定弹性,消除脉管痉挛。

毛尖茶中的一氨基丁酸对松弛血管壁的效应更显著,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。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,对人体总胆固醇、游离胆固醇总类脂和甘油三酸脂含量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。

图片


姜   茶

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这句俗语相信很多人都听过。

姜性温,具有温补的作用,夏季经常吃姜可以补阳气。而且,生姜还能散寒发汗、化痰止咳、和胃、止呕。

三伏天喝姜茶,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保健方法哦。

图片


图片
三伏天多喝热茶

因为水在胃中并不能被吸收,入胃的水需流入小肠才能被吸收。

500克冷水,需要40~50分钟才能完全流入小肠。如果喝的是热水,可以加速胃壁收缩,促进胃的幽门开启,使水能很快地流入小肠而被吸收。

而热茶有促进汗腺分泌的作用,使大量水分通过皮肤表面的毛孔渗出体外,以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。据测试,每蒸发1克汗水,可带走2.09千焦的体热。故蒸发的汗水越多,散发的体热就越大。

所以,三伏天喝热茶,能尽快地满足人体对水的需要。“喝热茶解渴”,其道理之一就在于此。

此外,三伏天易发生中暑,茶中的茶多酚、维生素C、酯多糖等成分,具有保护心血管健康,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的作用。因而饮茶对强身防中暑极有裨益。

微信图片_20230711111110.png


昵称:
内容:
提交评论
评论一下